第204章 向金陵城发起总攻
书迷正在阅读:色欲沉沦(1v1,H)、穿成孩子妈,奋斗成赢家、上花楼买个情敌(女装大佬、1v1)、永恒武神、cao月(1V1)高H、不乖(糙汉h)、射门吧,女婿!、高手下山:我的绝色小娇妻、穿成黄漫女主替身后{nph}、山野妙手小医仙
“臣自请督师金华府,组建金华、严州、徽州、池州防线,防止清军向我金华、徽州展开攻势。” “从而造成我后方动荡,为确保殿下能够后顾无忧,顺利攻取应天府,光复我大明京师。” 一身正气的张名振,慨然请缨,而他这一番布置,显然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。 不得不说,张名振确实是一个拥有大局观的,战略战术大家。 “准奏。”朱连壁为张名振气概所折服,欣然道:“传制,加授张名振前军都督,仍担任兵部尚书之职,督师金华各州府防务,节制各部人马。” “周通,调派锦衣卫千户张世凤,所部七百锦衣卫力士,随同张尚书同行,护卫安全。” “王尚书,明早你安排人,把军器局生产的二十五门红夷大炮,调拨十五门给张尚书,调拨十门给熊汝霖,送往台州府朱大典处。” “从现在起,加派人手,火炮、弹药加班加点的制造,炮弹供应不能断。” “户部从现在起,把所有的储备钱粮,全部调派出来,此仗,许胜不许败。” “谨遵太子殿下制令。”政事堂上以郑三俊为首的内阁大学士,无不是躬身拜道。 显然,这一仗对于朱连壁的大明势力来说,将会是生死存亡的一战。 若温州、台州防线,以及金华、严州失守,杭州府势必再次遭遇清军围攻。 到那时朱连壁就将失去回旋之地,即便他手中兵马不败,也无法筹集到军需物资。 为此,这一仗,他朱连壁输不起,一旦输了,也就意味着满盘皆输。 大方针定下来,还需要布置细节问题,比如兵力支援,粮草供应,兵器甲胄,这些都必须考虑充足。 会议一直持续到凌晨时分,这才结束。 朱连壁将按照计划,继续前往句容,组织三军攻打应天府金陵。 杭州府的全局,由内阁大学士郑三俊、袁枢、路振飞、王昌时、曹玑、陈潜夫、张三谟众臣负责。 杭州府城防由周通负责,卫指挥使使高犹龙、指挥同知方祥、徐大锦协防。 顾炎武将会以兵部郎中的官职,前往绍兴、明州二府,征调卫所兵马,以及预备兵。 随时接应,台州、金华方向的战事。 黄毓祺留守太子府,接手兵部事务,并兼任兵部右侍郎一职。 天亮时分,朱连壁匆匆与家中诸女告别,便率领赵彪以及帐下的七百锦衣卫力士。 用一百多匹骡马托运着五十门迫击炮,携带五百发迫击炮炮弹,日夜兼程,奔赴句容前线。 军器局制造研究出来的这批迫击炮,口径为一百二十毫米,射程在三百至五百步之间,相当于五百米距离。 杀伤力也是十分可观,炮弹爆炸中心二十步范围内,一旦被炸,不死也会重伤。 三日之后,朱连壁率领护卫人马,抵达句容前线。 刚到句容大营,朱连壁便召集军前诸将,开了一个动员大会。 “诸位将军,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,半个月内,必须拿下金陵城。”朱连壁态度很坚决,在通报了目前的情况之后,直接下达了死命令。 “赵彪,立即传令当涂的忠勇军薛奇、吴凯、唐纪良,向金陵东城进发,攻打城东的上元门。” “传令李之芳、李本深、项鸣斯率领血牙军,向金陵城南进发,攻打正阳门、通济门。” “传令张煌言、李化鲸率领侍卫亲军,以及所部人马,向城北的金川门、钟阜门进攻。” “句容各部忠贞军、护漕军、卫率左右两卫、吴淞镇卫所军、以及前锋军骑各部人马,明日一早,随我向金陵西城的三山门、石成门进攻。” 金陵东南西北四城十三门,东城位于城中心,再往外便是长江,上元门直通洪武门大道。 进入洪武门便是宫墙的端门、也就是紫禁城所在。 朱连壁手中各部人马,加起来超过十万人马不假,但却不足以把金陵城围的水泄不通。 为此朱连壁只能采取一路主攻,三路佯攻牵制守军的战法,集中手中的炮火,向城西的三山门和石城门。 执行强攻突破,当然他这么安排,并不是靠人力去填,而是炮火覆盖。 因为朱连壁在主攻的西门,准备了三十门红夷大炮,九百发炮弹。 另外还有五十门迫击炮,五百发炮弹。 如果这么多炮弹打完,依旧攻不下西城,那么朱连壁也不必再打了。 作为大明京师的金陵城,要么被炮火轰塌,要么从内部攻破,若要是想靠人力攻下城池,别说十几万人马。 就算三十万大军,也不够填的。 三月三日,朱连壁率领大军抵达金陵城西外。 其余各军人马,也分别抵达金陵城外,包括长江的燕子矶,也被沈廷扬率领的cao江水师,一举攻下。 cao江水师两万大军,进驻燕子矶,就等于彻底隔绝金陵与江北的联系。 也斩断了金陵守军的退路,随着三月三日的朝阳升起,金陵城四城城门禁闭,城中清军四处捕捉青壮民夫,劫掠百姓财货。 青壮民夫用作守城,财货用作军需物资,坐镇洪武门外,原大明兵部衙门的多铎,自从句容失守之后,他便开始着手布置城防。 金陵城中的虽然只有三万五千守军,但他手中的一万精锐八旗人马,以及一万辽东的汉军旗人马,那都是精锐之师。 剩下的一万五千人马,主要是大明原金陵的守军。 这支人马,主要掌握在投诚伯常应俊、总兵李际遇、总兵马儒齐、总兵丘钺、总兵黄名五人手中。 这五人都是赫赫战将,李际遇是义军出身,在河南投降的,马儒齐曾与李际遇同属河南总兵。 常应俊是勋爵之后,丘钺、黄名二人曾是黄得功帐下的总兵,在清军南下攻打金陵之时,投降清军效力的。 这五个统兵的汉军总兵,多铎并不完全信任,为此他特意让五人分散统兵,各率一军驻守一城。 投诚伯常应俊,总兵李际遇二人统军,与辽东汉军旗副都统刚阿泰,统军一万六千人马,镇守西门。 城西三山门城楼上,一身戎装的刚阿泰,左右站着的总兵官,正是常应俊和李际遇二人。 “明军即将攻城,二位总兵务必约束将士,奋力一战,给我把明军狠狠的压下去。” “卑职得令。”面对刚阿泰威严的目光,常应俊和李际遇连忙一甩衣袖,躬身下拜回道。明末逐鹿的大明奉国将军